全球首個!保險業綠色分類指引來了,全面覆蓋保險產品、投資、運營
全球首個!保險業綠色分類指引來了,全面覆蓋保險產品、投資、運營
9月26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綠色保險分類指引(2023年版)》(下稱《分類指引》),這是全球首個全面覆蓋綠色保險產品、保險資金綠色投資、保險公司綠色運營的行業自律規範。
此前,監管部門已出臺《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指引》《綠色保險業務統計制度》,對綠色保險進行了定義,實現了對綠色保險的量化途徑,對開展綠色保險業務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遵循。此次保險業協會發布的《分類指引》,立足具體操作層面,從業務分類的角度出發,對綠色保險產品、保險資金綠色投資、保險公司綠色運營作出規範。
《分類指引》由正文和附件組成。正文共六章,第一章“總則”明確指引的制定依據與目的及適用範圍;第二章“目標與原則”明確綠色保險的發展目標和認定原則;第三章至第五章分別明確綠色保險產品、保險資金綠色投資和保險公司綠色運營的定義、分類和工作建議;第六章“附則”明確指引組成及解釋權歸屬。附件包括綠色保險產品、保險資金綠色投資、保險公司綠色運營三張分類表。
綠色保險:10類場景、69種細分保險產品類別
據瞭解,在服務綠色低碳發展的過程中,各保險公司在綠色保險工作上面臨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分類指引》通過明晰定義、細化類別、列示產品、構建指標等方式,爲保險公司體系化地推進綠色保險工作提供了行動方案。
在綠色保險產品方面,《分類指引》依次按照領域、保險類別、細分保險類別、示例產品,逐級分爲四級目錄,共形成10類服務領域(場景),對應16類綠色保險類型,涉及69種細分保險產品類別,並列示了150餘款保險產品。
其中,一級目錄爲綠色保險產品具體服務領域(場景),包括:助力應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助力綠色產業發展、助力低碳轉型經濟活動、助力支持環境改善、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助力綠色金融市場建設、助力綠色低碳安全社會治理、助力綠色低碳交流與合作、助力綠色低碳生活方式以及其他等十類。
來源:《綠色保險分類指引(2023年版)》
人保財險副總裁降彩石介紹,《分類指引》的綠色保險產品分類指引,遵循了《綠色保險業務統計制度》對綠色保險的定義,將保險業在環境資源保護與社會治理、綠色產業運行和綠色生活消費等方面提供風險保障的保險產品,界定爲綠色保險產品。具體包括兩類,一類爲保險責任範圍涉及綠色發展的專屬產品,另一類爲可在綠色發展領域中應用的通用產品。
通用產品適用在衆多領域,當一款通用產品在綠色場景中應用時,即可被視爲綠色保險產品。例如,安全生產責任險作爲一款通用產品,在應用於清潔能源工程項目,比如風電項目建設工程、光伏項目建設工程時,可被視爲綠色保險產品。
綠色投資:明確各類業務的判定標準
在綠色投資和綠色運營方面,《分類指引》在相應業務分類的基礎上,確定量化指標和數據統計規則,爲保險公司衡量綠色投資和綠色運營情況進而提升發展質效提供了工具。
根據《分類指引》,保險資金綠色投資,是指保險資金運用踐行了綠色的“投資理念”或投向了綠色“投資標的範圍”。
綠色投資分類按照保險資金投向資產範圍確定,包括股票、債券、公募基金、私募股權基金、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直接股權投資、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信託計劃、資產證券化產品、不動產及監管部門認可的其他產品。
全球首个!保险业绿色分类指引来了,全面覆盖保险产品、投资、运营
什麼樣的投資可以歸入綠色投資?《分類指引》按各投資類別予以列示。
以股票投資來說,以A股和H股上市公司綠色業務水平爲分類參考,以上市公司最新一期年度報告披露的營業收入等財務數據作爲判斷標準。綠色業務,指主營業務屬於《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發改環資(2019)293號)的業務內容。對應上市公司開展綠色業務符合以下條件的,即可被納入統計範圍:
1.上市公司綠色業務合併營業收入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不低於50%的;
2.上市公司沒有任何一類業務佔營業收入比重大於或等於50%,但綠色業務合併後收入和利潤均在所有業務中最高,且均佔到公司總收入和總利潤的30%以上。
債券投資,則主要統計經監管機構認可發行的貼標綠色債券。不屬於貼標綠色債券範圍的,也可依據募集說明書中明確披露的資金用途信息爲判斷參考,資金用途屬於綠色領域的,可將其分類爲綠色債券。
國壽資產副總裁(擬任)趙暉介紹,《分類指引》投資部分重點對綠色投資的認定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編撰工作組開展了深入研究,並廣泛聽取了行業的意見,充分考慮到當前國內綠色投資領域信息披露體系尚不健全,除了債券投資以外其他的投資品類缺乏普遍認可的判定標準,同時也參考和借鑑了行業領先機構在開展綠色投資統計既有的實施經驗,採取了定量加定性的方法,明確了除存款以外各類投資品種的綠色投資分類指引的體系。
“從《分類指引》體系的建立來看,它既能夠將綠色投資相對成熟的投資品種與市場實踐有效銜接,同時又能爲缺乏綠色投資領域實踐的投資品種提供開展綠色投資分類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也爲各機構全面準確衡量自身的綠色投資工作提供了方法論和標準參考。”
趙暉表示,綠色投資的識別和統計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分類指引》通過明確綠色投資的範圍和判定標準,爲行業機構高水平開展綠色投資能力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未來行業機構可以運用《分類指引》提出方法論體系和分類指引的路徑,逐步構建和完善自身綠色投資的能力,比如建立綠色投資股票池、綠色投資債券池、綠色投資基金池,進一步提高綠色投資管理的精細化水平,推動行業服務國民經濟綠色轉型質效不斷提升。
綠色運營:職場類、硬件設施類和因公出行類
“我們常規理解的保險行業的綠色金融業務主要從資產和負債兩端,包含綠色保險產品和險資綠色投資,然而保險公司自身的環境績效管理也是雙碳閉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平安集團副總經理黃寶新說,通常認爲,金融機構的碳排放中90%乃至95%以上源自業務端,但是自身的碳排放卻是最容易把握的。
黃寶新表示,《分類指引》中綠色運營部分主要分爲三大塊,分別是職場類、硬件設施類和因公出行類。保險公司可以按照這三個類別分別將日常運營行爲做分類,對照《保險公司綠色運營分類表》建立數據收集與覈算體系。以試點的形式,先在總部層面逐步完善能耗指標的數據收集統計體系,提升線上化、數字化水平,推動綠色採購,加強綠色出行管理,待條件成熟後循序漸進推動分支機構參與,實現全公司的綠色運營管理能力提升。
展現保險業綠色發展國際視野
據介紹,從國際上看,發達國家在綠色保險領域起步較早,在風險評估、產品開發、機制設計等方面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但尚未在行業層面出臺全面覆蓋綠色保險產品、保險資金綠色投資、保險公司綠色運營的自律規範。此次《分類指引》順應國內外綠色保險快速發展的趨勢,充分融入國際保險業關注度較高的氣候變化應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碳交易市場建設等主題內容,有利於構建我國保險業與國際保險業交流合作的橋樑,爲其他國家和地區推進綠色保險相關工作提供可參考借鑑的藍本。
爲引導保險業加快綠色保險領域創新,促進綠色保險規範發展,保險業協會自2021年起啓動了綠色保險標準化建設項目,組建了包括人保財險、太保產險、央財綠金院、中再集團、平安集團、國壽資產、國壽財險、平安產險、永誠保險、英大財險、瑞再北分等單位在內的綠色保險研究小組,召開40餘次工作會議和專題會議,反覆研究論證,制定提出《分類指引》。
保險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於華介紹,今年上半年綠色保險的保費收入達到1159億元,截至今年6月末保險資金投向綠色發展相關產業餘額達到1.67萬億元,同比增長36%。她表示,研究制定《分類指引》,是協會在綠色保險領域輔助監管、服務行業的一項重要舉措和重大成果。期待通過《分類指引》,進一步凝聚內外共識,切實提升行業對綠色保險的認識水平和實踐能力。
責編:王璐璐
校對:王朝全
金融新聞